生理心理學數位化教學

廖瑞銘
心理系
2020/09/14
~ 2021/01/31

開課教師|Instructor


廖瑞銘
教授

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心理學博士

專長領域:實驗心理學、行為神經科學、心理藥理學、動物行為

課程介紹|Content


生理心理學(physiological psychology)課程內容結合普通心理學、人體生理學、及神經科學的知識,從後天環境因素、先天遺傳因子、及演化的觀點,討論行為的生理基礎與神經機制。本課程連結心理學多種次領域(含知覺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等)的相關議題,探討腦神經系統與心智行為的互動關係。本課程亦屬實驗心理學領域的基礎課程,由於生理心理學近五十年來結合神經科學(或神經生物學)的發展,課程內容伴隨神經科學研究的新知,得以進階討論心智、大腦、與學習的關連,故本課程亦有「行為神經科學」(behavioral neuroscience)之稱謂。循此神經科學發展趨勢,本課程內容的位階,亦可謂介於細胞分子神經科學(cellular/molecular neuroscience)與認知社會神經科學(cognitive/social neuroscience)之間,屬跨領域知識匯流的一環。

課程目標|Goal


生理心理學為心理學系大學部必修課之一,本課程以引領學生認識人類行為功能與心智活動的生理基礎及神經機制為目標,奠定跨領域探討心智與大腦互動奧秘之基礎,培養對人與腦之奧秘探索所需微觀與宏觀兼具的知能及視野。

課程進度|Schedule


每週上課日期(月/日)與課程講授主題如下列所示:

9/18   Introduction of biological/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9/25   functional neuroanatomy

10/2   中秋節/調整放假

10/9   國慶日調整放假

10/16  neurophysiology: neural signals

10/23  neurotransmitters and Neuropharmacology

10/30  (Test 1)  hormones and brain

11/6   evolution and life span development of brain and behavior

11/13  motor control and plasticity

11/20  (Test 2)  sex: evolutionary, hormonal and neural basis

11/27  homeostasis: active regulation of internal states

12/4   biological rhythm, sleep, and dreaming

12/11  (Test 3)  emotion: aggression and stress

12/18  psychopathology: neural basis of mental illness

12/25  learning and memory

1/1    元旦/開國紀念日

1/8    (Test 4 期末考)

上課形式|Activities


每週的課程講授大綱於上課前24小時公告於Moodle數位教學平台,以利修習者預習。網路學員須於每週五下午(13:10-16:00)實體課上課時段,登入教學平台參與課程。上課內容的投影片,透過Moodle教學平台視訊會議系統BigBlueButton直播,影音錄影檔於課後上傳數位教學平台。每週的上課講授兩節課(第一、二節課),第三節課採討論方式(30分鐘)及重點複習(20分鐘)。

【修課人數上限】

  • 校內學員:80人
  • 網路學員:20  人
  • 共 100 人

評分標準|Grading


網路學員不須參加課程進度中排定的4段評量考試(test 1 to test 4),期末不會有修課的成績報告。學習評量將依每位學員全學期在教學平台的紀錄,評量結果若為通過者,可向授課老師申請本網路課程的學習證明書。

先備知識|Prerequisites


普通心理學或人體生理學

參考書目|Readings


S. Marc Breedlove and Neil V. Watson (2017).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8th ed), Sinauer Associates Inc., Sunderland, MA, USA.

本頁面瀏覽人次:0

選單|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