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傳播與文化

林怡潔
新聞學系
2022/09/12
~ 2023/01/16

開課教師|Instructor


林怡潔
副教授

專長領域:新媒體科技、質化研究方法、健康傳播、飲食文化與傳播

Email: yclin104@g.nccu.edu.tw

Emily Contois
Assistant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Tulsa

Michelle Pollipov
Senior Lecturer

University of Adelaide

Marvin Montefrio
Associate Professor

Yale-NUS College

課程介紹|Content


本課程帶領同學檢視各種飲食媒體(飲食散文、Instagram照片、部落格、電視節目、電影、飲食指南、飲食評論、美食新聞等),,除了訓練寫作能力、培養敏銳的味蕾鑑賞能力,也將透過閱讀各種作者(學術、新聞記者、美食作家、飲食運動倡議者)文本,更認識飲食系統中的社會文化議題,在今日世界中,飲食系統所包含的生產、商品化、烹調和消費過程,已成為重要的文化場域,形成、協商各種次文化,有時候也成為社會衝突的來源(如核災、美牛或基因食品等)。不同時空下的飲食的媒體再現也提供給我們一個視角,認識飲食經驗背後的政治、種族、族群、階級、性別以及全球化的影響。

本課程有1/3為跨國英語課程,會有中文翻譯,也有少部分英語(與外國老師、學生)互動時間,希望同學能積極參與再來選修。

課程目標|Goal


(一)引導學生發展深度書寫飲食文化與相關批判思考的能力,能分析成功的飲食文化書寫與美食新聞中的元素,並清楚說明飲食文化背後相關的品味、味道、消費習慣與全球飲食系統等相關議題。

(二)使同學能認識飲食與各類飲食媒體文本如何再現不同的權力關係與認同(如種族、性別、階級),以及涵蓋的道德消費意義。

(三)能評斷飲食媒體的發展至今的歷史之延續與斷裂,並批判思考飲食媒體如何告知、教育大眾有關飲食相關的議題。

(四)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性的書寫並發展出自己個人寫作的特色。

(五)引導學生進行採訪、研究、查核以產出高品質的故事。

課程進度|Schedule


Week Topics
第一週

Sept 15

課程大綱與主題說明
第二週

Sept 22

傳播領域的飲食文化主題
第三週

Sept 29

我手寫我口:採訪與書寫餐廳的企畫

(李承宇)

第四週

Oct 6

飲食與社群媒體

(Emily Contois)

第五週

Oct 13

飲食攝影工作坊

(KC Hysmith)

第六週

Oct 20

近代東亞食物研究的故事

(郭忠豪)

第七週

Oct 27

都市農耕的文化政治

(Marvin Montefrio)

第八週

Nov 3

飲食媒體中的性別與健康

(Emily Contois)

第九週

Nov 10

飲食與影音媒體

 

第十週

Nov 17

廚藝影視、名廚與消費者政治

(Michelle Phillipov)

第十一週Nov 24 探討日常飲食生活的矛盾

(Marvin Montefrio)

第十二週

Dec 1

反思社群媒體上飲食圖像的分享實錄

(Emily Contois)

第十三週

Dec 8

從美食寫作到自媒體創業

(高琹雯)

第十四週

Dec 15

專題研討
第十五週

Dec 22

專題研討
第十六週

Dec 29

田野調查與作業進度晤談

第十七週

Jan 5

田野調查與作業進度晤談
第十八週

Jan 12

期末報告繳交與回饋

上課形式|Activities


60%

講述Lecture

20%

討論Discussion

10%

小組活動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E-learning

0%

其他:Others:

評分標準|Grading


同學若請假(公假、病假、事假),請依照政大請假相關規定出具證明,不然便視為曠課,每次無故曠課倒扣學期總成績6分。

 

作業 成績占比
1.每週討論問題及活動 30%
2.平時課堂參與討論 10%
3. 飲食散文寫作 10%
4. 期末專案(2000字) 25%
6. 飲食攝影與社群媒體 25%

參考書目|Readings


上下游新聞市集網站 https://www.newsmarket.com.tw/

食力網站 : https://www.foodnext.net/

農傳媒網站 https://www.agriharvest.tw/

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https://www.fcdc.org.tw/

料理台灣:https://ryoritaiwan.fcdc.org.tw/

Food Anthro  https://foodanthro.com/

部落抓風味 https://www.ettoday.net/feature/%E9%83%A8%E8%90%BD%E6%8A%93%E9%A2%A8%E5%91%B3/14729

Emily Contois  https://emilycontois.com/

KC Hysmith https://www.kchysmith.com/

Marvin Montefrio  https://marvinmontefrio.com/

Michelle Pollipov  https://researchers.adelaide.edu.au/profile/michelle.phillipov

高琹雯 Liz美食家自學之路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s0Q4reWMI-6YA95fbCm97A   美食關鍵詞 Liz Kao (Podcast)

台灣話台灣味 洪伯邑x郭忠豪 鏡好聽 (podcast) https://www.mirrorvoice.com.tw/voices/presenter/61

李承宇讀饗時光 (Podcast) https://vipudn.firstory.io/playlists/cks77qh7r9bui09822q6lacca

黛安·雅各著,王心宇譯(2016)。《飲食寫作:暢銷美食作家養成大全》。台北:常常生活文創。

裴偉(2021)。《裴社長廚房手記:名菜復刻及大廚秘方,還有父子記憶中的家常滋味》。台北:鏡文學。

陳玉箴(2021)。《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台北:聯經出版。

郭忠豪(2022)。《品饌東亞:食物研究中的權力滋味、醫學食補與知識傳說》。台北:允晨

張玉欣主編(2013)。《山味、海味、臺灣味》。台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出版。

須文蔚、郭怡青(2014)。《烹調記憶:做一道家常菜》。台北:遠流。

林文月(1999)。《飲膳札記》。台北:洪範書店。

焦桐(2017)。《味道福爾摩莎》。台北:二魚文化。

舒國治(2014)。《台灣小吃行腳》。台北:皇冠。

莊祖宜(2018新版)。《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台北:新經典文化。

泰拉斯·格雷斯哥(2018)。《海鮮的美味輓歌:健康吃魚、拒絕濫捕,挽救我們的海洋從飲食開始。台北:時報出版。

 

本頁面瀏覽人次:0

選單|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