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山地區在地宗教與民俗

李豐楙, 林敬智
2020/06/22
~ 2020/12/20
6 小時(Hours)
/ 6 周(Weeks)

課程摘要|Introduction



本課程教授在地宗教信仰與民俗文化,透過介紹本土具代表性的宗教活動、儀式實踐、風俗習慣、民俗藝術等,讓學生深入淺出瞭解在地的文化、歷史與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以豐富的圖像與宗教器物介紹本地具有特色之宗教文化,以現代數位科技器材拍攝宗教場所空間進一步製作360度全景與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讓學生可以彷彿身歷其境觀察,部分課程並呈現實際儀式與廟會活動的影像。

開課教師|Instructor


李豐楙
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榮譽獎座教授及中國文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研究專長為道教文學、道教文化,曾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1994年、1997年)。從文學批評轉向道教文學後,又逐漸集中於道教儀式,約歷時三十餘年。近年留心於華人宗教在全球的傳播。目前以廣泛的華人信仰和道教圖像為主要研究項目,不斷持續讓華人信仰與學術對話,探索華人族群中的文化思維及其信仰背後的義理結構。《從聖教到道教:馬華社會的節俗、信仰與文化》獲得2019年國際亞洲學者大會(ICAS)圖書獎大獎。

林敬智
助理教授

柏克萊加州大學歷史學博士,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華人民間信仰、民間教派,關注宗教與環境如何相互影響,研究方法結合歷史學、人類學、數位人文,探索華北內陸水上人的信仰與儀式,近期聚焦於福建安溪人從原鄉到北台灣大文山地區的遷徙過程中,信仰與儀式如何在環境變遷中調適轉換。

課程目標|Goal


1.加深學生對於在地文化的瞭解,並從全球視野反思在地的宗教文化與民俗特色。

2.瞭解在地宮廟與宗教團體,進而參與地方民俗節慶活動。

3.瞭解在地民間風俗習慣、歷史與文物。

課程進度|Schedule


單元 1:大文山地區地理與歷史簡介

 

單元 2:在地宗族與重要年例慶典簡介

 

單元 3:在地宗教簡介(一)

 

單元 4:在地宗教簡介(二)

 

單元 5:在地宗教簡介(三)

 

單元 6:在地宗教簡介(四)

上課形式|Activities


本課程共計6集,每集1小時,各集將提供視頻影片,每集分為3-4小段,每段結束後提供隨堂測驗,並將各地宮廟的照片與360度全景照片放置網上供學生觀看。

評分標準|Grading


平時測驗:佔總成績 30 %

期中考:佔總成績 30 %

期末考:佔總成績 40 %

通過標準|Passing Criteria


課程及格標準:60分滿分:100分
 

先備知識|Prerequisites


本課程無須背景知識,適合所有對宗教學或文山地區文史有興趣的學習者修習。

本頁面瀏覽人次:0

選單|Menu